这种情况,一定要带孩子早早进行河源市正

来源:河源牙科医院发布日期:2020-06-20 01:30有问题问专家点击次数:


  


不久前,口腔门诊接诊了一位小朋友,他的妈妈一脸愁容地告诉医师,孩子乳牙长好后,形成小反颌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地包天”或“兜齿”,讲话也含糊不清,经常遭到小朋友嘲笑,导致现在都不愿意说话了。


经过详细检查和询问,医师发现,4岁的小迪性格内向,情绪容易紧张,长期有含上嘴唇的不良习惯。一般情况下,牙齿矫正大都在恒牙换完之后(11~12岁之间),但有些情况是需要早期就进行矫正的。

现在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,内心常会产生孤独感,容易诱发口腔不良习惯以寻求心理慰藉。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,如咬手指、用口呼吸等都会导致牙齿骨骼畸形,习惯性咬唇可能形成下巴畸形。

“地包天”如果不早早进行治疗,很可能发展成为需要手术才能解决。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,有利于儿童的牙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朝良性方向发展。




“地包天”怎样进行早期矫治?




在仔细研究小迪迪情况后,医师判定小迪的矫正应该包括两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的矫正在5岁前,被称为乳牙期反颌阶段。这一阶段“地包天”多与口腔不良习惯有关,如伸舌头,含奶瓶睡觉等。但在这个阶段牙根还没开始吸收,把握时机,进行早期矫治是比较容易的,有利于上颌骨正常发育。

第二阶段矫正年龄大约在7~11岁,被称为替牙期的反颌阶段。这一阶段是“地包天”矫正的关键时期,通过前方牵引等一系列治疗措施,最大程度地促进上颌骨发育。


其实,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牙齿颌面部的骨骼也随之变化,由于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,牙齿或多或少都有需要矫正之处。在美国,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做一次正畸。把握恰当的时机,进行早期矫正,可为日后牙齿健康做好铺垫。



给孩子做早期矫正要注意什么?





正确疏导孩子对待牙齿矫正的心理。



如果孩子自己不愿意矫正,而家长一厢情愿,会影响矫正的效果。因为孩子矫正起来十分被动,家长也容易生气。例如,医生不让啃骨头,孩子不遵医嘱,偏要对着干。这种情况将拖延矫正的时间,而且效果不佳。



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。




如果矫正前孩子的口腔卫生很差,校正后没有进行正确引导,往往会更差。矫正确认之前,医生通常会交代医疗风险,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,就是牙釉质的脱矿。牙釉质一旦脱矿,很容易产生蛀牙。孩子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不以为然,而医生和家长都是骑虎难下。




培养孩子的自控力,坚持佩戴矫正器。




正畸科医生为孩子佩戴的矫正器至关重要。不戴矫正器,就不能达到矫正效果。有些孩子经常背着家长,取出矫正器把玩,导致戴用时间不足。活动矫正时,医生一般要求戴满12小时,有些家长太宠爱孩子妥协了,经不住孩子撒娇, 8小时矫正时间都不能保证,这样会严重影响矫正效果。


T

ips: 

“地包天”能预防吗? 

大部分“地包天”其实是可以预防的:

1.在婴儿时期,母亲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。

2.尽量少让婴儿平卧自抱奶瓶吸奶。

3.对于有咬上嘴唇或下颌前伸不良习惯的幼儿,应及早进行干预,改正不良习惯。

4.有乳牙不掉或因意外过早掉牙的情况时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拔除滞留乳牙,保持早失乳牙间隙。

5.家长要养成定期带幼儿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,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等。





【本平台声明】部分文章,图片,视频,转自网络我们编辑整理 。在此感谢原创作者分享。如有图片,网站,视频涉及侵权,请留言。48小时内会进行处理。 


专家团队

经典案例

王阿姨

教授  57岁

项目:牙齿种植 又“长”新牙 王阿姨跟假牙说拜拜

症状介绍:缺失牙齿多年、一直镶着假牙、骨量不足...[详情]